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石台县融媒体中心:守正创新 有“融”乃大
□通讯员 张雯思
  近年来,石台县融媒体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从内容创新、人才创新、运营创新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将内容生产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推动机构、流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再造和融合,不断提升官方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以内容为王,大屏推动小屏活起来


  作为池州市最早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石台县融媒体中心整合县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建成统一的融媒矩阵。目前,中心新媒体矩阵包括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官方抖音号、手机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基本实现了一体策划、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格局。已开发的《石台新闻》《游在石台》《网友有话说》《政风行风·面对面》等原创节目,可以在电视和新媒体上同时播出,大屏推动小屏,很好地提升了传播效果。
  在政务服务上,中心策划推出的融媒体舆论监督节目《政风行风·面对面》,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职能,不断推进政风行业的转变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民生服务上,开设《曝光台》栏目,为本地城市管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凝聚社会力量。在娱乐服务上,始终倡导活动兴台,策划开展“广场舞大赛”“美食节”“元旦晚会”等40余场主题活动,并注重与新媒体结合,打造全民参与的娱乐生活新体验。
  “石台融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在内容生产上融入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服务群众。以石台美食、美景、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为内容,打造石台特色融媒产品。如拍摄制作的《救治康复鬣羚回家了》《路堵心不堵守护旅游路铁骑为您送石台硒泉来了》等短视频,播放量突破40万+,最高达256万次播放量。 
  

以人才为本,技术推动技能新起来


  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面对县级融媒体“人少事多”的难题,中心致力于培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全媒体人才队。通过人才引进、技能培训,让一线人员成为能写、能拍、能说、能剪的“复合型”人才,变过去“一人一岗”为“一人全岗”。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采取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实地采访等方式,帮助新闻工作者提升能力和素质,中心工作人员吴伟在今年的全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中荣获新媒体专业一等奖。
  为了融媒体事业的持续发展,2020年,中心组建了新媒体制作团队,鼓励团队创作短视频等“短、实、新”的宣传作品。现团队已能熟练掌握“策、采、编、播、发”业务流程。生成的内容产品越来越受到各类人群的喜爱,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以群众为基,服务推动运营动起来


  运营创新指传统媒体根据发展需要对其以广告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变革。基于互联网平台,石台县融媒体中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加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机能。
  推出“新闻+政务”新模式。中心加强与各乡镇各部门联系,开展业务交流,根据需求为其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承接各类专题、短视频制作,增加创收来源。
  推出“新闻+服务”新模式。随着网络直播的不断兴起,中心顺势而为,把握时机,在重大事件、突发情况、助农销售、全域旅游、节庆文艺活动中,频频发力,通过现场直播,带领广大线上观众看现场、询问题、解难题。如:融媒直播《防汛第一线,融媒在行动》吸引30万人次在线观看,同时,《317石台洪灾》全媒体报道荣获2022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并获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战“疫”助农》县长直播带货活动,4个小时累计销售石台硒茶4.4万多单,销售额突破360万元,成绩亮眼。
  推出“新闻+商务”新模式。中心依托自身基础设施和软件优势,积极主办、承办、协办各类型文艺晚会、节庆活动、摄影大展、商业庆典、招聘服务、科普教育、品鉴评比等活动,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度,提升媒体影响力,不仅将“石台融媒”品牌宣传出去,还提升了中心经济效益。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